HE LAN SHAN WANG PING
“书香是一种氛围”。从小人书到文学名著,从过去的书香世家到现在所倡导的建设书香校园、书香社会,时代的变换赋予了阅读更为深厚的意义。
2月1日,小朋友在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中山公园馆阅读。新华社
在快节奏的今天,阅读的形态日益多元。
从电子书的便捷获取,到碎片化阅读的盛行,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宽广和迅速,然而,耐着性子、静下心来坐着读本书也变得不易。数字赋能阅读,新机遇、新赛道来了,新挑战、新忧虑也随之而来。
数字化裹挟下的阅读是否完整、深入也成为伴随数字化的一个“新烦恼”。
阅读,不能将最基本的丢掉。
在快节奏的今天,人们捧着手机狼吞虎咽的咀嚼文字,却逐渐遗失了阅读本真。当“五分钟读完名著”“三分钟讲解经典”成为潮流,我们看似广泛而高效的收割知识,实则早已将阅读异化为机械的知识搬运。
真正的阅读,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,更需要深入其中,挖掘作者的情感、思想和背后的文化内涵,尝试让阅读“慢下来”。
数字化时代,我们仍需要完整、深入的阅读。数字阅读虽然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,但我们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塑造的底层逻辑却并未因此改变,我们仍需要广泛而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助力成长。
那些在信息洪流中沉淀的深读时刻,仍是不可替代的精神锚点。
如今,全民阅读的倡导、书香社会的构建,让阅读焕发新的活力。城市书房、公共图书馆的出现,为我们回归书本阅读,营造书香氛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场所,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,在数字的洪流中坚守精读、深读。
多维度构建全民阅读生态,共同营造馥郁的书香氛围,只有当知识获取的便利性与思想沉淀的必要性达成平衡,书香才能够自然生长,成为刻入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基因。
(作者:刘亚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)